◎譯 名 心迷宮/殯棺
◎片 名 The Coffin in the Mountain/Deep in the Heart
◎年 代 2015
◎地 區(qū) 中國大陸
◎類 別 劇情/懸疑/犯罪
◎語 言 漢語普通話
◎字 幕 中英雙字幕
◎上映日期 2015-10-16(中國大陸)/2014-08-24(威尼斯電影節(jié))
◎IMDb評分 7.6/10 from 140 users
◎豆瓣評分 8.5/10 from 22,229 users
◎文件格式 x264 x ACC
◎視頻尺寸 1280 x 720
◎文件大小 1.17 GiB
◎片 長 110分鐘
◎?qū)А ⊙荨⌒免暲?br />
◎主 演 霍衛(wèi)民
王笑天
羅蕓
孫黎
邵勝杰
曹西安
賈致鋼
朱自清
王梓塵
◎簡 介
一個想要掙脫父權(quán)控制的青年,在一次爭執(zhí)中失手殺死了同村的痞子,被迫逃亡。他沒有想過會用這樣的方式逃離安逸的生活,離開之際卻驚人的發(fā)現(xiàn)宿命早已將他和專制的父親緊緊連接在一起,走或留他都將失去一切。
一個飽受家庭暴力摧殘的留守女人,在曾經(jīng)戀人的懷抱里找到了慰藉。黑暗里絕望的女人與情夫密謀殺夫,可當莽夫的死訊真的傳來時,情夫卻避而不見矢口否認一切。當女人又一次陷入絕望,另一個男人出現(xiàn)在她的生活里,他給女人帶來的不僅僅是關(guān)心……
一個行為正直嚴格自律的老村長,精心設(shè)計著自己退休后的晚年生活。一生忠誠于信仰的他,卻在本性面前輕易地低下了頭;一個污點掉落在命運藍圖上,他竭力去擦掉污跡,卻剝開了一個黑洞,深陷其中。
◎幕后花絮
作為2014年First青年影展評委的曹保平導演,可以說是忻鈺坤的“伯樂”,正是他在看完《心迷宮》后堅持要把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個重量級獎項同時頒給忻鈺坤。
影片一直沒能過審,“殯棺”這個片名是個不小的原因,所以才更名為《心迷宮》。
《心迷宮》是忻鈺坤的導演處女作,本想制作成為更加諾蘭范兒的燒腦型影片,但最終因為資金問題而作罷。
在拍攝期間,因為資金匱乏,制片人的父母義務扛起了整個劇組的后勤工作,才保證了影片順利完成拍攝。
因為導演忻鈺坤每天在家做飯,給太太做好便當她帶著去上班,然后他就在家寫劇本,她那些同事見到他都笑說“李安來了”。
導演忻鈺坤當時把這個項目當成他最后一次來做,如果這部電影拍不好,他覺得可能就沒這個命,就不干了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電影《心迷宮》的創(chuàng)作來源是制片人的父母所講述的一個很多年前發(fā)生在河南鄉(xiāng)村的真實故事,是他們給了最初的動力。
忻鈺坤用一年時間在家寫劇本。最早該真實案例給導演的感覺是,現(xiàn)實生活中的事件卻又曲折反轉(zhuǎn),中間又帶出很多老百姓的悲歡離合,有種中國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運的感覺,這一點觸動了他。
電影經(jīng)歷兩次改名,劇本階段叫《心事》,拍攝出來去送審時,因片名跟別的電影重了后改成《殯棺》。要發(fā)行時覺得“殯棺”名字太生僻,導演很喜歡科恩兄弟,他們的電影天堂處女作叫《血迷宮》,最后就改為《心迷宮》了。
拍攝手法
片中采用的肩扛攝影、單機鏡頭在不同的人物之間移來移去的手法。拍之前導演要求燈光師、攝影師參考的電影是《一次別離》和《冬天的骨頭》,視覺設(shè)計上也想要那種紀實感,希望觀眾看時覺得是紀錄片,但慢慢發(fā)現(xiàn)有那么多反轉(zhuǎn)的故事,能有這種反差感。
導演使用肩扛攝影拍很低成本的處女作,因為調(diào)度起來非常快,還有這種拍法非常節(jié)省美術(shù)成本,用固定機位去拍畫面,觀眾就會開始關(guān)注到主人公以外的前景后景,這樣需要花錢做美術(shù)布置。導演用肩扛攝影以及快速的視角轉(zhuǎn)換,觀眾會一直把重心放在演員身上。
制作成本
170萬元制作費,26天拍完。170萬里,演員預算20萬,設(shè)備大概是30萬,工作人員的薪酬是30萬,其他的就是差旅、住宿、道具等等。因為預算有限,所以選擇了自然光以及手持攝影來去拍攝,這對美術(shù)的要求相對會低一些,因此降低了很多拍攝成本。
下載地址
ftp://n:n@dx.dl1234.com:1560/[電影天堂www.dy2018.com]心迷宮HD中英雙字.mkv
|